館藏書目查詢 > 書目資料
借閱次數 :

失控的努力文化 : 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

  • 點閱:150
  • 評分:0
  • 評論:0
  • 引用:0
  • 轉寄:0



  • 書籤:
轉寄 列印
第1級人氣樹(0)
人氣指樹
  • 館藏
  • 簡介
  • 作者簡介
  • 收藏(0)
  • 評論(0)
  • 評分(0)

為什麼我們努力工作,沒有換得快樂,反而像是關進了生產力牢籠裡?──我們真的不必時時刻刻對自己喊加油「追求生產力」讓我們有安全感,但誰說凡事「努力」一定不會錯?小心!它可能就是令你過度耗損的枷鎖!◆Check!以下症狀你有幾項:‧認為該將清醒的時間全部投入有生產力的事,才不算浪費?‧常常把工作帶回家,休假總是用不完,越積越多?‧一閒下來就心慌、有罪惡感?老想找事做,填滿行程?‧下班時間仍忍不住打開電子信箱回信,在工作群組上二十四小時待命?‧有各種時間管理或記錄APP,以求提升工作、學習、飲食、運動、作息的效率?#二十世紀經濟學家凱因斯曾預言2030年人們將一週只需工作15小時#→如今我們有無人機、電腦、網路、洗碗機、掃地機器人,為什麼我們還是忙碌不堪?#曾經,有閒暇時間是高收入階級的身分象徵#→為什麼現代社會中忙碌反倒取代休閒成為「榮譽勳章」,成為成功人士的地位標誌?你我都被困在要求不停提升效率的文化體制裡不知不覺努力過了頭,沒活出更幸福的人生,還自傷而不自知→為什麼我們閒不下來?作者瑟列斯特.赫莉在本書中提出,身在過度重視生產力的文化中,我們扭曲了對時間的感知:相信「時間就是金錢」,不容浪費,空閒時間開始令人覺得有壓力,人們打從心底擔憂他們沒賺到的錢;而且,當人越是有錢,時間就越昂貴。我們因而漸漸忽視「閒暇」的重要性,也一點一滴失去創造力、同理心以及歸屬感……→「追求時時刻刻都有生產力」是有害的我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,習慣用各種清單、表格、APP安排工作與私人行程,記錄飲食與運動等成效;結果卻行程滿檔、一閒就心慌,不時擔心自己的一切努力是否還不夠,甚至,即使已「能者過勞」,仍質疑是自己效率不彰……我們崇尚效率,執迷於快速解決問題,卻沒時間好好思考真正的目標:什麼是我們想過的理想生活?→停下來!別讓「效率」綁架你的人生作者從自身過度努力的經歷出發,對工作的意義提出質問,並從歷史和社會學觀點進行考察,描繪出勤奮的努力文化如何被形塑而成;更援引神經科學、演化生物學的研究,明確指出人類的大腦需要放空、沉澱,才能真正地充電、運作。本書更校正了我們對時間的認知,給予「空閒時間」正確的評價。作者強調,想充分利用每一分鐘時間的欲望,導致我們執迷於快速解決問題,但「效率」只是手段,不該本末倒置,而迷失了真正的目標:過上更幸福的生活,創造出人際關係優先於生產力的文化。→幸福的生活是在勞動與閒暇之間保持平衡即使改善自我是件好事,但用不著時時刻刻想辦法要讓自己變得更好。唯有戒除對效率與生產力的成癮,才能達到真正的身心平衡。對此,書中也提供取回生活主導權的六項建議,幫助你停止不必要的自我消耗。當我們容許自己擁有「閒暇」,放下對效率和生產力的執迷,將更有創意與洞察力,也將更能與人建立幸福的歸屬感。◆打破生產力迷思:‧努力工作更有生產力?→過度工作反而影響工作表現!‧努力工作能賺更多錢?→獲利未必真的反應在你的薪水上、進到你的口袋!‧努力工作有助於升遷?→調查顯示,休假天數多的人比起休假更少的人更有可能加薪!‧薪水比較高未必比較快樂。在滿足基本需求後,更能令人快樂的,是閒暇的時間。‧科技未必使真正提升效率,而是創造出「有效率的錯覺」。‧追求效率可能讓人失去變通與適應的彈性,變得更脆弱。◆邁向身心平衡的解決之途:‧培養需要大量時間的嗜好:繡個不賣人的十字繡、做好幾隻天竺鼠車車的羊毛氈。‧提升「時間知覺」:清楚自己的時間規劃,能更感受到時間的充裕。‧建立真正的人際連結:社交接觸是人的天性,能讓你感覺更舒服和減輕壓力。‧隨機行善:就算只是小事一樁,也能觸發腦內啡的釋放,有助於阻斷疼痛和產生欣快感。

瑟列斯特?赫莉(Celeste Headlee)得獎的新聞記者和專業演講者,著有暢銷書《同理心對話》(We Need to Talk)和《讓你的心聲被聽見》(Heard Mentality)。在她二十年的公共廣播電臺職涯中,曾擔任喬治亞公共廣播電臺(Georgia Public Radio)節目On Second Thought的執行製作,並主持國家公共廣播電臺(National Public Radio)的Tell Me More、Talk of the Nation、All Things Considered、1A和Weekend Edition等節目。她也曾替PRI和WNYC共同主持全國性晨間新聞節目The Takeaway,以及主持World Channel的二○一二年總統大選報導。瑟列斯特的TED演說分享了十種營造更美好對話經驗的方法,迄今超過兩千萬觀看次數。瑟列斯特目前擔任procon.org和Listen First Project的顧問,並獲頒二○一九年媒體改革家獎(Media Changemaker Award)。瑟列斯特與藝術家Masud Olufani一起主持美國公共電視台(PBS)的Retro Report,是自二○一九年開播、每週一集的新系列節目。她也是播客節目Scene on Radio第三季節目Men的共同主持人。她的文章和洞見見於《今日秀》(Today Show)電視節目和各種新聞媒體,包括《時代》雜誌、《今日心理學》(Psychology Today)、《Essence》、《Elle》、《Parade》等雜誌,以及BuzzFeed和Salon等網站。她也於各大公司、會議和大學中進行過上百場演講,包括蘋果公司、Google、聯合航空、杜克大學(Duke University)、Chobani公司和ESPN頻道。林金源專職譯者,嗜好文史,優遊於花鳥蟲魚的世界,譯作有《情緒之書》、《樹的智慧》、《伊斯坦堡三城記》、《筆尖上的世界史》、《轉角遇見經濟學》、《不費力的力量》、《最受歡迎的心理學故事》、《改變設計的100個概念》等。

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
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
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
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